来源:燃次元(ID :chaintruth)作者:付饶 流量能维持多久 ? 清华 、鹅腿阿姨北大争相抢夺的掘金监控“鹅腿阿姨”,突然成为今冬顶流 。高校 “我不是摆摊清华、北大学子 ,只个住酒甚至都不生活在北京,例毛理调都能在小红书刷到‘鹅腿阿姨’相关的阿敏内容。”有用户表示 。店天 如今百度也有“鹅腿阿姨”词条 ,拿走解释为“北京高校周边卖烤鹅腿的套洗店主” 。 2001年,漱用“鹅腿阿姨”陈阿姨和“鹅腿大叔”梁大叔从江苏连云港来到北京,品经最开始是才敢在工地附近卖盒饭。之后 ,相信他们辗转到北京大学校园里,鹅腿阿姨做起了水果生意,一做就是13年 。 直到2018年,“鹅腿阿姨”和“鹅腿大叔”才开始在北大西南门口卖烧烤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看见同做烧烤生意的商贩伙伴鹅腿单品卖得好 ,才钻研起如何腌制、如何配料做鹅腿。 在今年11月爆火之前 ,“鹅腿阿姨”已有稳定的客源和生意。 “在北大 ,我们有30多个群,有的时候还会接到大订单 。后来有次去清华卖 ,清华的学生也提议建群。因为学生们互相宣传 ,一下子就建成了8个群 ,每个群500人 ,将近4000人。甚至有一天晚上 ,我们收到了20000多元的订单。”陈阿姨介绍 。 至于11月突然火上热搜,“鹅腿阿姨”和消费者们一样摸不清头脑 。也许是清华 、北大 、人大高校之间的争抢,增添了关注。 11月27日,镜观台在北大 、清华校外周围附近看到,各大媒体及网红都在“鹅腿阿姨”的摊位争相报道、打卡 。 11月28日 ,“鹅腿阿姨”还在各高校“鹅腿群”中发消息表示,最近关注度和人流量太大 ,自己压力很大,“这两天不敢干了” 。直到11月30日,“鹅腿阿姨”才更新道 ,“明天重新下单。” 只是“掘金”高校小吃摊 ,“鹅腿阿姨”只是突出的个例 。 “鹅腿大叔”也直言,近些年和他们一样做小买卖的摊贩主走了不少,“很多人干不下去了,之前一起卖烧烤的摊主 ,前几年回老家结婚去了,也不打算回来。一个是市场环境不行 ,另外一个是找不到客源 ,学生不买账,导致收益不好,只能另谋出路 。” 11月27日,镜观台也看到,相比于“鹅腿阿姨”在北京大学西南门前挤满人的摊位盛况 ,东南门卖烤地瓜和糖炒栗子的摊位前 ,生意显得冷清许多。 在交流中,一位摊主坦言 ,他没有其他获客渠道,纯靠来往的学生,“冬天天气冷,人流量不大 ,而且冬天是生意淡季,即便卖烤地瓜也不赚钱。一个烤地瓜卖10-20元,一晚上可能卖几百元,生意不好的时候,卖几十元也有可能 。” 更何况 ,小吃商贩们的生存空间仍受到线下连锁餐饮品牌及线上外卖的双重挤压。 经历流量洪峰之后 ,“鹅腿阿姨”的生意即将恢复如常 。毕竟“停一天就少赚一天钱” ,而房租和生活都是成本。但接下来,流量是淡去还是持续 ,并不可知 。 对于更多小吃商贩们来说 ,“鹅腿阿姨”的爆火“可望而不可即”。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手头的生意 ,才是正事。 01
“爆火” 打开小红书,甚至新闻媒体 ,都是“鹅腿阿姨”的消息。11月24日 ,#清华北大 鹅腿阿姨之争#的微博话题还冲上热搜第一。 红星新闻11月27日的一篇报道中还提及 ,在北京石景山工作的王先生表示 ,“因为看到了热搜,才会大老远跑来尝尝这个鹅腿究竟有多好吃。进群的时候,当天的鹅腿已经被全部预定 ,直到后来有学生转手,我才有机会‘捡漏’ 。” 地图显示,石景山距离“鹅腿阿姨”摆摊的北大西南门约有20公里,即便不拥堵的情况下驾车也需20多分钟 ,搭乘公共交通更是需要一个小时以上